地址:江西省九江市濂溪區濱江東路與洪垅路交匯處
電話:0792-8352828
0792-8352066
傳真:0792-8352666
郵件:jjyixin@jjyixin.cn
網址:discoskaraoke.com
馬口鐵印刷機要點:精密系統和油墨傳輸動力學
包括前規和側規,主要調整傳送系統以達到馬口鐵良好的傳送和準確定位。
鐵片的前邊有兩個接觸點,這一邊就是所謂的咬牙(見圖3-18),而鐵片的另一邊又有一接觸點,這一邊稱作側規邊。實際用來定位的機械元件稱作“規”(見圖3-19)。
兩個前咬牙安放在印刷機和涂料機的咬牙軸中,和一個旁邊固定側規構成了三點定位系統。鐵片被推頭、固定側規及彈簧側規(見圖3-20和圖3-21)所固定,直到被咬牙咬住傳送通過機器。
輸墨裝置
完成油墨的傳遞,主要見3.1.2.1油墨的傳遞和轉移原理。
印刷裝置
由印版滾簡、橡皮滾筒、壓印滾筒組成,完成印刷文字、圖案的轉移。
(1)印版滾簡 設置有夾緊和自動調節印版的裝置,印版須有定位孔。印版裝上后須依據圖文位置作徑向和軸向位置的調整。使印版處于正確的位置。如果印版在徑向位置上須做較大幅度的調整,可以采用移動印版滾簡位置的方法來解決,行業稱為“借滾筒”,實際是通過改變印版滾筒和橡皮滾筒的相對位置的辦法來解決印版位置的準確性。但由于齒輪作軸向位移,影響齒輪強度和運動的平穩性,一般不采用此方法。
(2)橡皮滾筒 通過與印版滾簡、壓印滾簡進行合、離壓的運作,把印版上的圖文轉移到馬口鐵上。
(3)壓印滾簡 主要提供壓力作用,是印刷中的支撐面,其表面粗糙度要求非常高。壓印滾簡斜齒輪是傳動橡皮滾筒、印版滾筒以及水、墨系統的樞紐,所以其軸心線位置是固定不變的。
(4)印鐵壓力 在印鐵工藝過程中,需要借助一定的接觸壓力將印版上的圖文油墨轉移到鐵皮上,壓力大小和油墨轉移有密切關系。壓力過大,則局部墨量過重,網點變形;壓力過小,則印刷墨色轉移率低。
印鐵壓力大小取決于諸多因素,如印版、滾筒直徑、襯墊、油墨性能等。其調整是通過調節橡皮滾筒的襯墊厚度和控制印版滾筒的中心距來實現。
①印版/橡皮滾筒壓力:CRABTREE MARQUESS印鐵機設計為橡皮滾筒和印版滾筒軸緊密接觸,并且可調節橡皮滾簡和壓力滾筒之間的間距以適合印刷材料的厚度。
橡皮滾筒相對于印版滾筒之間的設置必須由印刷廠的工程師來進行,生產線人員和印刷工人絕對不能擅自改動。對于傳統的橡皮滾筒來說,將橡皮包裹到軸的高度是正確的,而印鐵廠,特別是網點印劇更普遍的使用可壓縮橡皮輥,建議橡皮下再留0.05mm空隙。一般來說,印版和橡皮布壓力可設置為使其與墨輥的接觸寬度為7~9mm。
②橡皮滾筒和壓力滾筒壓力:傳統的橡皮滾簡和壓力滾簡之間的間距應該是比印刷品薄0.12mm,也就是說鐵片厚度為0.25mm,間距為0.13mm。對于可壓縮橡皮滾簡,壓力可以稍大,即壓力滾筒和橡皮滾筒之間的間距應該比印刷品薄0.15mm,即鐵片厚0.25mm,間距應該為0.1mm。
③著墨輥和印版壓力設置:上墨后墨輥壓在PS版上有5~7mm的接觸寬度。
④靠版水輥和印版壓力設置:7~9mm的接觸寬度。
⑤墨輥之間的壓力設置:3~5mm的接觸寬度。
⑥靠版水輥和傳水輥壓力設置:一般調節量3~6mm。
⑦水斗輥和傳水輥壓力設置;一般調節量3~6mm。
潤濕裝置
水路系統,向印版提供穩定的供水系統,目前大多數采用酒精潤濕系統,主要構造如圖3-22所示。
相關參數設置見原材料部分——潤版液,設備主要功能如下:W1由印版滾簡來驅動;W2和W3用可以調整速度的電動機來驅動。
W3從濕水液桶里接到水之后與W2按一定的比例旋轉,且把水均勻傳送給W2且水量減少。
靠版墨輥
W2緊接觸W1均勻分布濕水液且逐漸減少。這時從W2到W1的濕水液水量可以在操作控制板<速度調整裝置>調整。
W1與印版滾筒按一定的比例旋轉同時傳送水,且量逐漸減少,又可去除PS版上的剩余水、油墨及異物,
W4把W1傳送的水均勻分布,避免重印現象。當與F1接觸旋轉時避免F1的重印現象,并去除異物且讓油墨均勻分布。
后機裝置——收片系統
收片系統主要是下片收料系統。主要功能是收片整齊無擦傷等,為后續包裝提供保證。
動力裝置——機器動力系統
參照各設備供應商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