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江西省九江市濂溪區濱江東路與洪垅路交匯處
電話:0792-8352828
0792-8352066
傳真:0792-8352666
郵件:jjyixin@jjyixin.cn
網址:discoskaraoke.com
近日,罐頭食品受到上至航天員,下至大學生熱捧的兩則新聞不脛而走,雖然頗有劍走偏鋒的意味,但也似乎讓人看到了罐頭食品的勃勃生機,同時對行業不乏有益的啟示。
新聞一:作為英國大學生的心頭好,罐頭的營養與金屬罐回收再生優勢卻少有人知。
圖1 超過90%的大學生在其廚房的廚柜中隨時存有罐頭食品,其中甜豆罐頭(38%)、番茄醬罐頭(33%)、湯罐頭(24%)作為必備品分列前三位,接下來就是魚罐頭(20%),如金槍魚或三文魚罐頭。
根據一份受英國金屬包裝生產商協會(MPMA)委托在2000名英國大學生中開展的調查研究,超過90%的人在其廚房的廚柜中隨時存有罐頭食品,其中甜豆罐頭(38%)、番茄醬罐頭(33%)、湯罐頭(24%)作為必備品分列前三位,接下來就是魚罐頭(20%),如金槍魚或三文魚罐頭。
不過調查也顯示,絕大多數的學生并沒有意識到罐頭食品在方便和劃算之外的大把益處。約93%的學生表示,不清楚罐裝水果和蔬菜可以滿足相關組織所推薦的“每天至少食用5份水果和蔬菜”的營養要求。84%的學生誤認為食品罐頭保質期長是防腐劑的功勞。
而學生們對金屬包裝回收再生利用優勢的認識還有待加強。調查表明,僅有41%的學生知道金屬罐100%可循環再生,39%的學生認為金屬罐是當前回收再生率最高的包材之一,而了解金屬罐回收再生沒有任何質量損失的人卻只占15%。
前述協會發言人聲稱,食品罐頭成為學生廚房的焦點令人感到興奮,如果學生和家長知道它們還能滿足營養需求,且包裝對環境友好,將會更加歡呼雀躍了。據悉,為了方便學生們利用罐頭制作出快捷方便、營養豐富的食物,相關網站(www.cannedfood.co.uk/recipes)還提供了學生菜譜。
新聞二:營養美味的鋁罐包裝食品解決“航天厭食癥”,為宇航員及時補充營養與能量。
圖2 作為法國知名的肉醬及熟肉罐頭品牌,受到宇航員Pesquet青睞的Hénaff罐頭采用了來自國際制罐巨頭Ardagh的鋁罐包裝。
美味營養讓罐頭成為太空食品的不二之選。航天飛行對人體會產生負面影響,其中包括:骨質疏松,肌內萎縮,諸如蛋白質、脂肪和維他命D等養分儲備枯竭。最佳的飲食加上經常運動對于抵消上述影響是必要的。
研究表明,人在太空中的能量攝入比在地球上要少,有些人甚至將之稱為“航天厭食癥”。過去多年來,為了滿足營養要求,提高航天員的士氣,太空食品經歷了不斷發展。
據了解,在太空中吃飯的味道與地球上迥然不同,讓人胃口很差。由于增重對宇航員來說十分罕見,航空軍醫在設定菜單時總是會問詢宇航員的意見,確保通過平衡的飲食讓他們在太空工作時保持精力充沛,并能順利重返地球。
Thomas Pesquet是歐洲宇航局的一名法國宇航員。他對今年夏天在國際空間站工作期間立下赫赫戰功的Hénaff罐頭大加贊賞。
作為法國知名的肉醬及熟肉罐頭品牌,受到Pesquet青睞的Hénaff罐頭采用了來自國際制罐巨頭Ardagh的鋁罐包裝。
在法國大廚Thierry Marx受邀為Pesquet設計準備的美食中,包括罐裝Lucullus牛舌、鮮蘑雞肉,含熱帶水果的壓縮姜餅。這些令人垂涎的食物由Hénaff公司的專門團隊一手包辦制備、調理和封罐等工藝,據說為Pesquet和其他五位國際空間站的同事帶來了相當大的愉悅享受。
英國宇航員Tim Peake吃的則是由大廚Heston Blumenthal制作的罐裝培根三明治。這位大廚自建的餐廳得到了傳統餐廳評價系統的好評,此外也因在電視臺積極宣傳和推廣分子料理而聲名大噪。
鋁罐包裝的固有優勢 Ardagh集團金屬部門的銷售總監Laurent Cordier不諱言,鋁罐包裝食品在太空亮相是十分罕見的應用之一。“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也在在顯示了鋁罐的一些固有優勢,如:重量輕;容易開啟;不含防腐劑,食物風味保持完好;無需冷藏,存儲緊湊等,對于太空中的飲食供給是多么有利。”
太空中的飲食追蹤器 平常生活中,節食者或者熱衷健康的人士會使用手機APP來跟蹤所攝入的食物。現在這股趨勢已經從地球上升到了太空,歐洲宇航員正在將每餐食物載入平板電腦中,以確保攝入了合適數量的營養品。
EveryWear是一款基于iPad的應用軟件,主要用作飲食日記,操作簡單,宇航員只要用內置平板電腦攝像頭掃描食物的二維碼,然后將之分類為早餐、午餐或加餐點心,同時補充所攝入的水量即可。
該工具還有一個附加價值:它將宇航員與約400公里以外的地球上的營養專家相連。地面小組接收到信息后,可以提出關于太空健康旅行所要求的最佳食物組合的建議。
圖3 作為歐洲宇航局能量試驗的組成部分,佐以檸檬醬汁的雞肉罐頭漂浮在國際空間站。
結語
長期以來,一些消費者對罐頭食品的誤解讓它被打上了“不新鮮、不健康”的標簽,成為束縛罐頭產業在國內市場快速發展的障礙之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兩則新聞告訴我們,作為具有200多年歷史的傳統食品,罐頭既需要不斷賦予時代新意,也要堅持“初心”——便利、美味、營養健康,憑此尋覓并開啟新的機會市場。
延伸閱讀
消費者認知誤區讓罐頭蒙受“竇娥之冤”
多年以來,國人對罐頭食品的誤解讓它蒙受的“不白之冤”簡直堪比竇娥,具體來說,消費者對罐頭食品的認知誤區具體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罐頭含防腐劑,不健康。由于金屬包裝良好的密封性和嚴格的殺菌工藝,罐頭食品的保質期比其他包裝食品更長,但不知內情的普通消費者往往錯誤地認為這是拜添加防腐劑所賜。
可以說,正規的罐頭生產工藝完全不需要添加防腐劑便可以讓食品實現商業無菌。
罐頭不新鮮,無營養。保質期長的罐頭食品也讓不少消費者誤認為罐頭食品不新鮮,寧愿選擇從市場直接采購所謂的“新鮮”水果。
實際上,為了降低原料采購和物流成本,罐頭生產企業往往都會在原料基地建立罐裝生產線,相當于從自家后院兒“現采現做”。這樣一來,既降低了成本,又在較短的時間內將新鮮的時令原料做成了罐頭食品,以水果罐頭為例,從原材料采摘到罐裝殺菌全程可不超過6小時,最大程度鎖住了食物的新鮮和營養。
而市場上的“新鮮”水果,從采摘、運輸,到上市售賣中間耗時多天,營養在不斷流失。據一份行業報告,采摘一天后的黃桃如不加處理,其維生素C的損失遠高于制作成罐頭后的損失。